English

蔡元培何曾批评职业教育?

1999-10-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读1999年9月8日《中华读书报》“新论”版,智效民先生《蔡元培批评职业教育》一文,深感诧异。因为蔡元培本为职业教育的创始人之一。我找来蔡元培的原文细读,原来他只是在说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并无对职业教育本身进行批评之意,所以,他在演讲中,充分肯定了南洋华侨中学的职业教育。他说:“我们人类,本是进化的动物,对于现状常觉不满足的。故这里有了小学,渐觉中学的不可少。办了普通教育,又觉职业教育的不可少了。……商业在南洋,的确很当注意的,这里的中学,就应社会的需要,而先办商科。”他丝毫没有批评之意。不过,他提醒他们,“切不可都走一条路”,也就是切不可大家都去学商科,而要“分头去研究”农、工、科学以至音乐等等。

蔡元培在民国初元出任教育总长的时候,就提出了“实利主义教育”的主张:“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其主张最力者,至以普通学术悉寓于树艺、烹饪、裁缝及金木土工之中。此其说创于美洲,而近亦盛行于欧陆。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至多,而国甚贫,实利主义教育,固亦当务为急者也。”正是蔡元培提倡的实利主义教育,后来演变为实用主义教育、职业教育的种种教育变革的实践。

以人民生计为重的谋生教育思想,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而发展来的,具有当时中国的特色。传统教育是一种成圣成贤的官僚养成教育,所以,受教育者如果不能做官,就失去了谋生技能,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样。新教育发展起来后,这种做官的观念并没有立即消失,许多学生和学生家长,不管学生学的是什么,仍然希望去做官。而且,这些学生不愿动手,不愿做工,也不爱体育。结果,新式教育中的学生毕业后仍然谋生乏术,在社会上形成一批特殊的失业群,蔡元培的学生黄炎培把这样的人群称之为“高等游民”。黄炎培经过调查研究和向国外教育界学习后,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主张,并于1917年5月6日组织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蔡元培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有力支持者,他是发起人之一,并且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评议会主席达十年之久。

《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同样收入了蔡元培的文集中,宣言指出:“方今最重要、最困难之问题,莫生计若,而求根本上解决此问题,舍沟通教育与职业,无所为计。”至于德智体美的教育方针,同样是职业教育社的基本教育方针。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中华职业教育社还特别强调了“手脑并用”的教育主张。蔡元培在前述讲演中,特别强调的是,普通教育要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专业性的职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时,职业教育还刚刚在实验阶段,不易为社会所接受,急功近利式的“职业教育”基本上还不存在。

这一切变革传统教育的合理主张,在解放前一直是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并发展的,但在解放后曾一度被批评为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合理发展。直到文革之后,拨乱反正,才重新予以肯定,职业教育也蓬勃发展起来。

当前,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鱼龙混杂,一批素质差的学校,人才市场定位不准的学校遭到淘汰,那是正常现象,应与职业教育的合理体制区别开来讨论。作者联系现实,对职业学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是合理的,但可惜,作者把职业学校的问题和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混为一谈,也就难以说明问题之所在。目前,在各级职业学校中,都有一批十分热门的学校,他们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即是发展职业教育成功的明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